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中经研究 >

巯基丙酸项目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 2019-04-01 13:34:05 来源:中经纵横

第一节 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发展现状


2004年11月8日,商丘春晖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的国内首套3-巯基丙酸生产装置在商丘举行了奠基仪式,从此我国巯基丙酸产业拉开了序幕。


我国巯基丙酸市场供应呈现生产商少,供应商多的格局,供应商多经销进口产品,由于国内产品开发晚,工艺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在产品性能及纯度方面,国内厂商竞争力明显低于国外厂商,国内市场仍然以进口产品为主。


需求方面,巯基丙酸市场较为稳定,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近年来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增长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第二节 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供需分析


一、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2005-2009年我国巯基丙酸供应量统计

                                                                                                                         单位:吨


二、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供给结构分布


1、国内外产品供给结构


2009年国内市场巯基丙酸供应结构


2、国内区域供给结构


2009年国内市场区域供应结构


三、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2005-2009年国内市场巯基丙酸需求量统计

                                                                                                                                        单位:吨


四、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需求结构分布


2009年国内市场巯基丙酸需求地域结构


五、中国巯基丙酸出口海外市场状况


2005-2009年巯基丙酸出口数量统计

                                                                                                                                   单位:吨


六、中国巯基丙酸项目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2005-2009年巯基丙酸供需平衡表

                                                                                                                                   单位:吨


从供需平衡图中可以看出,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略……


第三节 产品价格分析


一、价格走势变化


2009年巯基丙酸市场价格走势变化


二、影响因素分析


巯基丙酸的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1、原材料


由于巯基丙酸的主要原材料是丙烯腈和硫脲,因此当其价格变化时那么巯基丙酸的价格也会相应成正比变化,其对巯基丙酸价格影响的速度较快且直接。


2、需求量


众所周知,下游医药中间体行业对于巯基丙酸的需求量每年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需求量也是巨大的,那么对于巯基丙酸的需求也仍然会水涨船高,因此从需求量来看,在未来几年内,其需求量仍会走强。


3、生产工艺及技术


巯基丙酸今后的市场就是生产工艺及技术的市场,谁有新工艺或技术,那么就会撑握价格的主要权,新技术的运用一定会使巯基丙酸的价格发生变化,当然从技术的发明到应用再到用户的认可仍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技术革新的脚步在巯基丙酸行业内却一刻也没有。


4、品牌


品牌的重要性在许多行业中都已经被无数次的证明过了,其对于特别是那种忠诚的消费者来说,是较为重要的购买因素,那么对于一些被用户广泛认同了的巯基丙酸品牌其价格也会在行业内居较高的位置,因此说品牌是影响价格因素之一也是必然的。


第四节 产品主要销售模式


巯基丙酸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模式:代理制、直营以及特许加盟,无论何种模式,渠道成本较高是一个一大问题(这不仅包括渠道建设成本,还包括渠道运营成本),而如何降低渠道成本成为业界永远的话题。


巯基丙酸企业凭借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可以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营销方式。如何解决以顾客为中心,如何提供给顾客更多便利,如何降低顾客总成本以及如何与顾客更好地沟通,都是巯基丙酸企业要深入思考的。推动巯基丙酸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促使其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获得更高的利益。略……


第五节 全球巯基丙酸市场发展及预测


一、全球巯基丙酸产业发展现状


2005年全球的再生催化剂市场约有27亿美元规模,预计今后将以AAGR5.5%的速度成长,到2010年将成长为35亿美元规模的市场。


国内外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助剂领域的最新动态.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催化剂企业进行了重组.在技术上,多种新的催化材料引入催化剂中.重油转化催化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和硫含量催化剂的开发取得了实质进展.中国在特种催化裂化工艺专用催化剂技术方面明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CGP-1和CGP-2催化剂(MIP-CGP工艺专用催化剂)、MMC系列催化剂(DCC工艺专用催化剂),等等.受日益增长的丙烯市场需求影响,催化裂化催化剂对丙烯和液化石油气的选择性有了显著提高.今后,提高清洁汽油辛烷值的催化裂化催化剂以及减少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排放的催化剂和助剂将成为研发的热点,催化剂低成本和清洁生产技术也将得到重视和发展。


二、全球巯基丙酸产业发展态势预测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综观


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预计至2010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2008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近几年,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三者合计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75%以上。


2、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精细化工发达的日本为例,技术创新对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10年中,日本合成染料和传统精细化学品市场缩减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开发功能性、绿色化等高端精细化学品,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细化工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例如,重点开发用于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等电子领域的功能性精细化学品,使日本在信息记录和显示材料等高端产品领域建立了主导地位。在催化剂方面,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为适应无硫汽油等环境友好燃料的需要,日本积极开发新型环保型催化剂。目前超深脱硫催化剂等高性能催化剂在日本催化剂工业中已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脱硫能力从低于50μg/g提高至低于10μg/g,由此也促进了催化剂工业的整体发展。2004年日本用于深度脱硫等加氢工艺的炼油催化剂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60%,销售额增长了43%。与此同时,用于石油化学品和汽车尾气净化的催化剂销售额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已占催化剂市场半壁江山。日本催化剂生产和销售去年分别增长了7%和5%,打破了近六年来的记录。


3、联合兼并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


许多知名的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或重组,调整经营结构,退出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加大对有竞争力行业的投入,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精细化学品,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例如,2005年7月,世界著名橡胶助剂生产商——美国康普顿公司(Crompton)花20亿美元收购了大湖化学公司后成立名为“科聚亚”公司(Chemturags),成为继鲁姆哈斯和安格公司后的美国第三大精细化工公司和全球最大的塑料添加剂生产商。新公司的产品包括了塑料添加剂、石化添加剂、阻燃剂、有机金属、聚氨酯、泳池及温泉维护产品及农业化学品,在高价值产品的市场上具有领导地位,其精细化工的年销售额可达到37亿美元。


又如,德固赛和美国塞拉尼斯各出资50%合并羰基合成产品,在欧洲建立丙烯—羰基合成产品生产基地。合并后,羰基合成醇年产量将达到80万吨——占欧洲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德固萨公司以6.7亿美元价格将其食品添加剂业务出售给嘉吉公司(Cargill)。从而使嘉吉公司成为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领先者,能向全球的食品及饮料公司提供各种专用添加剂。再如,总部位于荷兰海尔伦的皇家帝斯曼公司(DSM),2003年2月以19.5亿欧元的代价,收购了罗氏全球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精细化工业务,成为世界维生素之王。2004年全球销售额80亿欧元(约为100亿美元)。


二、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十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的发展,把精细化工、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多项国家计划中,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目前,精细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我国近期出台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又将精细化工列为“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之一,并将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列为“十一五”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蓬勃发展和化学工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精细化工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能级将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精细化学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1、精细化工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精细化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精细化工门类已达25个,品种达3万多种,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近1350万吨/年,年总产量近97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2004年,我国精细化工率已上升到45%。


近年来,我国的染料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2004年,染料产量达到了59.83万吨,约占世界染料产量的60%。目前已能生产的品种超过1200个,其中常年生产的品种约700个。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染料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第一染料出口大国,染料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贸易量的25%,已成为世界染料生产、贸易的中心,在世界染料市场占有显著地位,2004年出口量达到22.66万吨。涂料产量2004年达到298万吨,比2000年净增104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柠檬酸的年出口量已接近40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维生素C的出口量已突破5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2、建设精细化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


近几年,许多省市都把建设精细化工园区,作为调整地方化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集聚的重要举措。据报道,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精细化工园区至少有15个。


例如,浙江上虞精细化工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自1999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共引进来自10个国家、地区和10个省市的项目80多个,资金逾25亿元。到2004年9月已经有140余家精细化工企业入驻,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53家,并形成了以染料(颜料)、生物医药及中间体和专用化学品为主要门类的精细化工产业。2003年上虞精细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9.5亿元、利税22.6亿元,出口创汇1.75亿元。基地提出了6年后培育2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300亿元的目标。该园区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上虞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


又如,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园区,已形成精细化工为特色,通达上下游多个领域的化工生产和仓储基地。到2003年9月,已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有72家化工企业落户,其中有世界500强中的美国亚什兰化学公司、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和韩国现代公司等知名企业。


3、跨国公司加速来华投资,有力推动精细化工发展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对精细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强大市场需求,吸引了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精细化工行业,投资领域涉及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催化剂、油品添加剂、塑料和橡胶助剂、纺织/皮革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涂料和胶粘剂、发泡剂和制冷剂替代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医药等,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


例如,世界著名的精细化学品生产商、德国第3大化学品公司德固赛公司看好中国专用化学品市场,1998年以来,德固萨公司已在我国南京、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和北京等11个地区建有18家生产厂,2004年实现营业额达到3亿欧元。为了扩大中国市场,并成为中国特种化工领域的领跑者,德古萨去年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为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研发专用产品。


又如,世界10大涂料公司已全部进入我国,迄今为止独资和合资建筑涂料厂约16家,生产规模都在2~5万吨/年。


近两年来立邦公司投资41亿日元使廊坊公司和苏州公司的生产能力各扩建为16万吨,上海扩建为14万吨,广州为7万吨,全部项目2005年竣工投产,届时立邦将占中国19%的市场份额。以生产不含铅、汞等有毒有害成分涂料著称的ICI公司声称要在中国市场的争夺中超越立邦成为第一。ICI和立邦的产品销售额现占中国市场的30%。


美国、西欧和日本主要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市场规模

                                                                                                                                        单位:万美元


第六节 主要国家地区巯基丙酸产业发展及预测


近年来,受国内市场饱和、全球竞争加剧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日本巯基丙酸业举步维艰。为摆脱困境,日本巯基丙酸业从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和开发新应用领域入手,打出组合拳突围,2006年保持了总体向上的发展态势。虽然日本国内经济可能会继续增长,但其精细化学品市场稳步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日本巯基丙酸业未来的发展将出现新的变化。


欧洲市场需求稳定,注重产品质量,并相对忠诚,欧洲市场特点包括1、需求稳定,注重产品质量:2、竞争激烈,商家必争之地;3、国家小而多,各有自己的市场特色。欧洲的巯基丙酸企业大都已形成了超大规模、跨国经营的格局;产品规格齐全,应用遍及世界各地。西欧巯基丙酸消费主要集中在德、英、法等国,意大利、西班牙也是相对较活跃的市场,年均增长率为7%-10%。近几年来,欧洲的几家大公司产量也逐年上升,未来其绝对量和消费比例将均高于美国。


北美市场是目前最大最成熟的巯基丙酸,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像其它各行业一样,美国市场永远呈需求量巨大,价格竞争激烈,客户忠诚度偏低的市场。美国本土的巯基丙酸巨头占据了市场主角,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当然,近几年,随着亚洲巯基丙酸产品的进入,价格竞争得越来越厉害,导致所有大的品牌都拉低价格。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大的公司采取横向收购以高速扩大销售渠道。略……


第七节 中国巯基丙酸产业发展环境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005-2009年我国GDP增长变化情况

2005-2009年我国CPI指数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二)2008-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情况分析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严重破坏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果敢决策,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准确把握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考验,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调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先后经历了“双防”、“一保一控”、“灵活审慎保增长”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四个阶段。中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已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为了保障扩大投资政策效果,财政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科学决策;严格预算审核,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改进资金分配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随着一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政府投资的杠杆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快速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


促进消费的政策效果日益体现。扩大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中央财政切实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实施房地产交易税收优惠政策等,更为直接、主动地促进扩大消费。上述政策措施有效地拉动了消费需求。2009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


稳定外需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了尽量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财政部今年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相关进出口关税政策,继续执行去年已出台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等。稳定外需的财税政策,对遏制出口过快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财政部先后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预拨等方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我国科技实力。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也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一些金融机构已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开展试点工作,普遍反映试点成效良好。


初步测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6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长2.2%;早稻3327万吨,增长5.3%;秋粮37420万吨,下降0.6%。油料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糖料下降9%左右。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509万吨,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增长5.8%。生猪出栏6.4亿头,增长5.7%;生猪存栏4.7亿头,增长1.5%。


2、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1.5%,轻工业增长9.7%。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


2009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3、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


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0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9%,中部地区增长36.0%,西部地区增长35.0%。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扣除电力)投资41913亿元,增长44.3%。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67.5%,道路运输业增长40.1%,城市公共交通业增长59.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61.8%,教育增长37.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58.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


4、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中,除通讯器材类外,其他20类商品零售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家具类增长35.5%,汽车类增长32.3%。


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食品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居住下降3.6%,交通和通信下降2.4%,衣着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


6、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降转升。


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增长9.8%,12月份增长32.7%。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


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


2009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6%,经营净收入增长5.2%,财产性收入增长11.6%,转移性收入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1.2%,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2.2%,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10.0%,财产性收入增长12.9%,转移性收入增长23.1%。全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910万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比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


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


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0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8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国内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面对困难和机遇并存的复杂形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2010年宏观经济预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国内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既有可能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猛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上升,也有可能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减弱过快,经济出现二次下滑。三种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如下:


1、GDP增长8.5%左右的平稳增长情景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局面逐步改观。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左右;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逐步控制到18%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8万亿元以内,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大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较为宽松;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取向,一方面为民间投资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企业技术升级投资项目增多;另一方面坚决抑制重复建设投资项目的新开工,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重点保在建项目,压新铺摊子。在这一情景下,由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小于2009年,国内外市场环境好转但不足以刺激企业大规模增加投资,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有所提高但仍未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中国经济在长期潜在增长区间下限运行,总量上供过于求仍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当年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5%左右;就业和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好转。


2009年新开工项目规模很大,投资增长惯性较强;房地产投资加快的趋势仍将延续;但政府投资项目不再大规模铺新的摊子,新增信贷规模减少和对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对投资增长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31%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但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低于2009年。


2010年,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医改新方案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但经济型轿车减税、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可能出现政策效应递减。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实际增长15.6%,略低于2009年水平。


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世界经济由大幅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中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数量分析显示,中国出口量对世界经济总量弹性为5.3,即世界经济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量随之上升或下降5.3个百分点。2010年世界经济如果实现2%以上的增长,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望达到10.8%左右;内需强劲有助于拉动进口需求进一步加速,预计进口增长13.5%;实现外贸顺差2200亿美元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发达国家居民家庭储蓄率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难以回升到2008年的进出口绝对额水平。


2010年,为防止未来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不宜进一步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货币信贷真正回归适度宽松局面,如果确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情景,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将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减少扩张性政策的后遗症,这是最值得争取的情景。


2、GDP增长9%以上的强劲复苏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加速复苏,目前施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2010年全年都不退出,贸易保护主义得到抑制,全球贸易重新活跃,世界经济和贸易全面回升,同时,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前期出台的刺激外贸政策不变,则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可能达到20%以上,进口增速达到21.5%,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15%左右,净出口对我国经济有明显的正拉动作用。


国内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略超过3%;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末控制到20%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10万亿元以内,证券市场活跃,全社会资金十分宽裕。财政和信贷资金有效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重新恢复快速增长,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项目上马,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高于2009年,实际增速与2009年持平。企业设备利用率回升较快,就业状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这一情景下,国民经济出现强劲复苏态势,GDP增速超过9%。但世界经济加速复苏可能使我国输入性涨价因素增多,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较快,分别上涨3.2%和7.5%左右。国内外流动性过份充裕局面会为未来通货膨胀留下隐患。同时,经济增速回升快,经济结构调整不充分,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GDP增长8%以下的继续调整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目前实施的扩张性政策较快退出,多数国家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收紧银根,由于各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弱,企业设备利用率和就业率回升缓慢,世界产业结构将展开深度调整;同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回升乏力,跨国投资陷入停滞。在这一情景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低于2%,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没有大的改善,出口仅增长6%,进口增长11%,外贸顺差比上年下降15%左右,净出口仍为GDP增长的负拉动因素。


如果国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预防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明显小于2009年;货币政策操作逐步加大收紧力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控制到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6万亿元左右,证券市场交投不活跃,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小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面比2009年明显收紧;在全力保证4万亿投资已开工项目进展的同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房地产投资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明显小于2009年,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均低于2009年,企业设备利用率较低,就业困难较大,国民经济出现继续调整态势,GDP增速低于8%。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增速明显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总量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几乎没有新涨价因素,CPI和PPI的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3%左右,PPI上涨3%左右。这一情景可借助世界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来淘汰国内一批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也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但就业压力增大。


二、政策法规及标准


一、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审议并原则通过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我国制定实施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对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规划不仅针对石化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应措施,而且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加以指导,强调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并和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相配套。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兴石化产业,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此次出台的调整振兴规划与当前宏观经济和产业形势相配合,一方面侧重于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发挥拉动内需的作用,提振处于低迷的有关产业;另一方面,规划从我国经济及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规划强调通过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振兴重点产业和粮食增产等综合措施拉动石化产品消费,同时也强调通过石化产业的调整振兴,扩大内需,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了以宏观经济发展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调整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意。


2、医药中间体在欧盟REACH法规下的义务


REACH法规第2条第5款将列入欧盟726/2004法规、兽用药品指令2001/82/EC以及人用药品指令2001/83/EC的产品排除在REACH注册的范畴之外。不少制药公司以及他们的供应商认为REACH法规将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事实上,REACH法规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远比想象中的大,尤其是医药中间体。根据REACH法规的要求,医药中间体仍列入REACH法规管辖的范畴,因此,自然也需要遵循REACH法规的基本准则“NoData,NoMarket”,即满足一定吨位要求的医药中间体必须完成REACH(预)注册后,才能合法地投放欧盟市场。


用于药品用途的医药成品和原料药属于REACH豁免的范畴,但用于其它化工用途的医药成品不被REACH豁免,仍需按普通化工产品进行注册。赋形剂也被排除在REACH范围之外的,但是赋形剂被用于非制药的操作过程中,其中所含的物质还是需要注册的。国际药物赋形剂欧洲委员会(IPEC)的一位会议成员表示:“专门使用于制药市场的赋形剂不属于REACH法规限制的范围。”他补充说:“某些赋形剂同样可以被用在化妆品,发酵和其他工业领域中。制药公司应该告之赋形剂生产商其产品的用途,尤其使用于制药生产的赋形剂,是不受到REACH法规约束的。”


医药中间体,一般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属于REACH法规管辖的范畴。医药中间体在REACH法规中属于“物质”的范畴,在REACH法规中的责任分别有(预)注册、供应链上信息传递、授权、通报以及限制。


首先,由于医药中间体不被REACH豁免,医药类企业要根据医药类产品的用途确定哪些产品属于医药中间体。有些原料药,如果直接用于成品药,这时可以豁免REACH注册。但如果作为另外一种原料药的中间体,此时就是作为医药中间体必须进行REACH注册。因此,医药类企业必须积极与欧盟进口商沟通和确认产品的用途,从而确定产品在REACH法规下的义务。


其次是关于符合“严格控制条件”医药中间体的注册。在REACH法规中,中间体如果符合“严格控制条件”,将可以用“减少的信息要求”向ECHA(欧洲化学品署)提交注册。但ECHA有关专家强调,如果使用或生成条件不符合“严格控制条件”的要求,将必须以“标准的信息要求”向ECHA提交注册。


最后,医药中间体当中“新物质”的REACH注册。鉴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很多的医药中间体在REACH法规中不属于“分阶段物质”。按照REACH法规的规定,这些新物质不能进行预注册,必须完成REACH注册,才能合法的投放欧盟市场。虽然目前REACH执行和监管还没有规范起来,但这些没有经过注册就在欧盟市场投放的新物质,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潜在法律风险。确定自己的产品是否是新物质,是目前医药中间体企业应对REACH最为迫切的工作之一。


鉴于医药类产品的复杂性,强烈建议医药类企业务必要明确产品的用途,明确在REACH法规下是否可以被豁免。对于明确作为医药中间体的产品,要及时完成REACH注册,以免REACH法规影响欧盟出口贸易。


第八节 巯基丙酸技术发展现状


一、技术发展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精细化工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精细化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


近几年来中国原料化工取得超乎寻常的发展,原料化工的飞速发展也为精细化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精细化工正迎来迅猛发展的黄金期。但目前我国农药、染料、涂料、橡胶加工等传统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着“量有余而质不足”的局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已走到一个关键的节点,转变思路、强化创新将成为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之外,新兴精细化学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一直是这一产业的全球引领者。我国新兴精细化学品市场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该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化的生活。全球经济危机虽然会影响新领域精细化工,但随着我国的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新兴精细化学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欧美地区的一些化工生产商已开始退出某些生产环节或关闭工厂。我国作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精细化工基地,可以购并这些停产装置,通过组建大型的产业集团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


金融危机下,由于市场和技术的独特性,大多数精细化工产品受到的伤害要远小于普通化工产品(比如硫磺、硫酸)。精细化工对专有技术依赖性强,市场转型快,属于快进快出的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门类众多,牵涉面广,受到产业政策影响很大,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集约化经营是未来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方向。中国很多地方建立了化工园区,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而其中很多化工园区都突出了精细化工特色。这样的格局有利于精细化工产业的上下游衔接和搭配,将极大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工艺流程或特点


生产方法:以丙烯腈、硫脲为原料制得。先将硫脲与盐酸于40℃反应0.5h,滴加丙烯腈,在110-113℃反应3h,冷至40℃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11,脱氢4h后,于30℃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1-2。然后加苯提取,回收苯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25-140℃馏分即得成品。此外,由硫化氢与丙酮酸或与β-丙内酯反应也可制得3-巯基丙酸。略……


第九节 巯基丙酸产业发展特点


一、周期性阶段


化工产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该行业的周期发展过程与宏观经济周期类似,基本是每隔10年左右时间,就经历一次从低谷到顶峰的周期变化。自1975年以来,全球石油化学行业经历了四次周期,前三次分别出现在1979、1989和1995年,周期内上升时间一般持续2-4年,目前全球行业正处于第四次周期的攀升阶段。


二、区域性分布


我国巯基丙酸产业区域性分布分析


三、产业链发展


在医药工业中,对氯苯甲醛经缩合、与巯基丙酸环合反应制得芬那露。芬那露用作弱安定药,具有镇静、安定和中枢神经性肌肉松弛作用,也可用于精神紧张、恐惧、慢性疲劳、焦虑、激动等症状,以及某些疾病引起的烦躁不眠等;还可配合镇痛药用于治疗肢体酸痛和风湿关节炎等。


相关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随着形势的推移,医药中间体的研究和生产也要有所调整。专家们认为,疾病谱的变化将造就医药市场新的领域,相应的医药中间体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带来了新的机遇。


推测: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有精神疾病、绝经期疾病、勃起功能障碍、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鼻窦炎、偏头痛、糖尿病、老年性疾病、致命性感染等,这必将迎来相关药物中间体需求的增加。略……

上一篇 : 空调生产线项目市场分析

下一篇 : 镍铬铁项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