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投资热点 >

陕西西安高新区:打造“三大高地”形成西安特色IP

发布时间 2018-12-04 16:44:04 来源:中经纵横

  西安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大干123,建好首善区"的战略目标,追赶超越、进位争先,加快推进"五城一体一根本"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硬科技"资源的集聚地、产业的策源地、产品的应用地,在全国高新区中形成鲜明的"硬科技"发展特征,为全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硬科技"形成丰富的经验。


  最近几日,有关西安"硬科技"的新闻刷爆朋友圈。作为"硬科技"概念的策源地,西安高新区也被放在了聚光灯下。作为这座城市的天之骄子、砥砺前行27载的西安高新区,一如初始便致力成为这座城市崛起之路的最佳代言人。


  这个代言人既得益于过往成绩,也出于自身机制所赋予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当仁不让地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


  这里是"硬科技"概念的诞生地,连续两次举办全球"硬科技"产业大会,汇聚了一众产业:目前,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已经超过5500亿元。


  这里科技资源丰富,科研院所、孵化器、高校云集;


  这里环境优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


  当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将"硬科技"作为追赶超越的"新跑道",举全市之力通过硬科技"八路军",营造良好的"硬科技"生态,共同打造"硬科技之都"时,西安高新区早已将"硬科技"标注为园区头等工程,并勇当"硬科技之都"排头兵。


  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钟洪江在近日举办的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的分论坛2018"一带一路"硬科技产业投资高峰论坛上发出宣言:将紧紧围绕"大干123,建好首善区"的战略目标,追赶超越、进位争先,加快推进"五城一体一根本"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硬科技"资源的集聚地、产业的策源地、产品的应用地,在全国高新区中形成鲜明的"硬科技"发展特征,为全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硬科技"形成丰富的经验。


  同时,钟洪江表示,西安高新区将当好"店小二",为入驻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为"硬科技"蓬勃发展打造最优环境,提供最强支撑。让"硬科技"为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作出西安贡献。


  除了主办2018"一带一路"硬科技产业投资高峰论坛外,西安高新区还搭建了2018首届丝路商业航天大会,通过两个舞台,向外界展示着自身作为"硬科技"重要策源地的"肌肉"。


  无论是使命所致,还是自身追求使然,如今的西安高新区正大踏步通过"硬科技"打造鲜明的西安特色。而西安高新区在这方面的布局与造诣,未来发展走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座城市所能达到的高度。


  "硬科技"标注新西安科技高度


  进入21世纪,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新一线城市的比拼更是如火如荼。


  近日,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纷纷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运行数据。


  其中,上海以GDP产值2365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位。紧接其后的是北京、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虽然西安GDP产值位居九大中心城市最后一位,但在整个中国城市比拼中,时隔38年再次跻身前20强,更重要的是,西安的名义增速高达16.5%,在全国20强城市中一骑绝尘,并且在近一年多的时间内西安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名义增速,显示其强大的增长潜能。


  西安增速如此之快,实属过去几年的厚积薄发,特别是最近几年"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让这座城市腾云直上。


  过去谈及西安,人们眼中或许最先想到的是兵马俑、大雁塔,各种美食等,如今西安多了一个新IP:"硬科技",这将是标注未来西安科技新高度的重要IP。


  当前,"硬科技"已成为继"互联网+"、大数据之后,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力量,将进一步带动其他技术的进步、催生产业业态创新。《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揭示,"硬科技"独角兽企业以28%的数量贡献了52.7%的市场价值。"硬科技"产业已成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对塑造我国实体经济国际核心竞争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而"硬科技"与西安的结缘则是西安高新区企业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有感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核心技术缺乏的困顿而最先提出的。在他看来,科技创业将是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他更希望"硬科技"成为西安的科技元素,未来中国经济的主旋律。


  在米磊看来,西安拥有厚植"硬科技"的最佳土壤:这里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基地的聚集之所,汇聚了逾60多所高等院校,3000多个各类科研院所,60多位两院院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以十万众。此外,军工技术全国排名前列,军民融合领域的创新改革亦早有涉猎……


  米磊表示,未来西安将成为"硬科技"人才的汇集地,成为"硬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资本汇聚地,将推动西安科技走向新高度。


  产业厚积薄发  "硬科技"实力硬朗


  任何一种产业现象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西安高新区发展"硬科技"更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作为"硬科技"的诞生之地,西安高新区在"硬科技"资源的储备上,有着西安市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优势。得益于园区自身的属性,西安高新区的定位与硬科技有着天然的重合。


  始于1991年设立的西安高新区正在倾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今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为四大主导产业,同时涵盖通信、光伏与LED、电子元器件、电力设备、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创新型服务业八大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大多属于"硬科技"领域。目前,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已形成以信息技术、光电芯片为主导,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发展迅猛的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西安高新区科技型企业达1.4万家,其中"硬科技"独角兽种子企业30家,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产值超过5500亿元,集聚了华为、三星、中软国际、强生等世界级企业。生物材料、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爱邦电磁"雷电防护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制大飞机提供电磁防护,巨子生物"类人胶原蛋白"以生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全国领先,陕鼓动力、法士特等企业承担多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项目。


  同时,西安高新区集聚了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为"硬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来源。


  目前,西安高新区聚集了全市70%以上高端创新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并不断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已成为西部科技创新策源地、硬科技转化高地。截至2017年底,园区聚集了国家省市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技术中心等272个,其中国家级38个,中国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中国首套自主产权GPS芯片组、首个全球无线通信安全国际标准、首批重型汽车用自动挡变速器、中国首颗商用卫星等重大首台(套)产品彰显"西安创新"。建成或在建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图像大数据测评应用创新中心、陕西慧谷大脑破译与应用研究中心、清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将进一步激发园区前沿科技创新。


  此外,西安高新区通过服务和制度双重保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硬科技"发展环境。


  目前,西安高新区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服务链条优化,完善各类政策举措,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硬科技"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2017年底,西安高新区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个,其中国家级14个,孵化器面积超过490万平方米,建成国内首个"硬科技"孵化平台--中科创星,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130余家,拥有重大创新创业团队25个。举办"全球硬科技大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硬科技资源链接及交流平台。设立5亿元硬科技专项资金和总规模500亿元产业基金,与全市1000亿元大西安硬科技产业发展基金形成联动;成立全球丝路创投联盟,引进前海金融控股、浦发硅谷银行等创投机构,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创业+创投"协同互动新格局。


  新政描绘新蓝图  按下"硬科技"加速度


  自"硬科技"概念提出两年以来,如何引领"硬科技"产业走向纵深发展新阶段?


  近日,西安高新区发布了《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规划》,为"硬科技"未来的发展规划了一幅新蓝图。


  船至中流,奋楫者先。钟洪江说,新出炉的《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规划》将"硬科技"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进行深耕,力争主动,使"硬科技"工作在全国实现继续领跑。既体现了"硬科技"的产业特色,又充分考虑到园区执行实际,更规划了未来世界"硬科技"发展的趋势,将成为园区"硬科技"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和导航仪。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春阳表示,《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规划》提出了未来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令人振奋。


  该产业规划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把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硬科技发展的契机,按照"一条主线、双轮驱动、三大融合、五新战略"总体思路,聚焦"硬科技"前沿创新领域,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西安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硬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产业高地。


  其中,"一条主线"即建设"硬科技"产业新体系。按照"分层次、分阶段"原则,持续关注、形成一批前沿创新成果,重点推动新能源、人工智能实现爆发引领,成为西安高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双轮驱动"即坚持"前沿科技引领、高端创业引擎"的发展路径;"三大融合"包括军民融合、央地融合、产研融合;"五新战略"即新研发全球引领、新企业爆发成长、新生态国内一流、新空间开放协同、新制度先行先试。


  发展目标是到2021年,"硬科技"产业在全国树立旗帜,建成全国重要的"硬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


  "硬科技"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硬科技"企业培育梯队畅通,重点产业呈现规模化集聚。"硬科技"独角兽种子企业数达到150家,其中成长型企业30家,领军企业10家,培育"硬科技"独角兽企业5家,"硬科技"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以上。


  "硬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破一批"硬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光电芯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1000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


  "硬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创新创业和产业服务不断完善,产业链、价值链、要素链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基本成形。建成众创载体100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0个,引进和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50个、知识产权运营机构100家。


  "到2025年,'硬科技'重点领域原始创新和企业群落实现高端引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硬科技'产业高地。'硬科技'培育1-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其中信息技术、光电芯片规模达10000亿元,新能源、人工智能突破5000亿元,成为西安高新区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引爆点。"金春阳表示。(戈清平)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 : 广州开发区发布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 激发民企新动能

下一篇 : 山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