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可行性研究 > 案例 >

古村落旅游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2-13 10:00:33 来源:中经纵横

二、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对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动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民科技教育文化素质得到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2、项目建设是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汤家坡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汤家坡村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北黄土塬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天下公社”古村落旅游,有利于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有利于北黄土塬的生态体系与古村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传承。


3、项目建设对社会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不可持续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地区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本项目“天下公社”古村落旅游,运用新模式、新系统将互联网+乡村游、生态农业有效结合,体验黄土塬生态农耕文化的乐趣。打造以澄城县为本地特色的互联网+生态圈大平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项目是一个产业转型实体,对因地制宜解决失地农民生活经济来源十分必要。


寺前镇是全县的粮食生产重镇,农业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年粮食总产11452吨。随作耕地不断地向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用途的转移,传统的以种地为主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的失地农民正面临生活经济无来源的严重考验,因此,投资建设“天下公社”古村落旅游项目,可以有计划地将当地农民从种植业向旅游服务业转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经济来源的困难,有利于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三、市场分析


3.1 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旅游风尚,其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了,但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造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繁多且复杂。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被大多数热爱旅游的人们所追捧。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每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连呼吸纯净的空气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时便催生了都市居民对田园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于是,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被大众逐渐接受、认可及欢迎。


3.1.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才初见萌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的产物,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底,中国内乡村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全部游客人数的1/3,旅游收入高达3200亿,全国乡村旅游接待点(农家乐以上)逾200万家,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


在我国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进程中,示范单位的带头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在2011年4月,农业部认定并公布了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江西省井冈山市菖蒲村、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贵州省贵定县音寨村、礼泉县袁家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纳斯景区禾木村、大连市金州区石河村等10个村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旨在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国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了这些带头单位的作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属于政府主导,民间积极参加与投资的形式存在,乡村居民参与投资,利用自家院子来提供旅游资源,一般做成农家乐的方式是最为数量众多的一类。少数的是依托于各大自然风景区周边的休闲度假庄,主要以体验自然,观赏自然,参与自然的方式来经营。以国内的游客为主,尤为旅游地周边的城市游客为主,一般的旅游周期是2-3天,消费适中,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


3.1.2 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1、乡村旅游业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资源优势


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国情影响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虽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可是中国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是农村,并且我国疆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样我们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十分丰富。这样便造就了乡村旅游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优秀的地理资源优势。


2)人文优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汇合成我们华夏一家,从北到南我们拥有的不仅是地质上不同的风光更是人文上更加丰富的内涵,从寒带到热带我们拥有的不仅是气候上的改变更是不同风土人情的融合。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源也给乡村旅游独特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明显的优势,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单一文化格局内。


3)客源优势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城市人口也在逐年增多,而城市人口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它在增多的同时也代表了给乡村旅游加大了客源。而且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也名列前茅,很多的外国友人喜欢到中国来进行旅游,极大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2、乡村旅游业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旅游开发规模小,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不够标准


在我国整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投资的主体大部分为当地的农户,由于投资的金额较小所以开发的规模不是很大,继而也造成旅游设施的不太完善。而且当地居民大部分并没有受过很标准的培训教学,所以在服务上会存有一定问题,导致旅游项目整体质量会有所下降。


2)活动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也不够


很多的乡村旅游未得到较为完善的开发与挖掘,旅游方式的主体依然是观光为主,而真正重要的文化资源以及农业旅游资源并没有的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乡村旅游如今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单一循环之中,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落实开发产品的创新性以及开发的深度性,其内容将会得到大大的丰富,也会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对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


3)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不力


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其投资者大多为个体投资者,缺乏完善的管理方式造成市场的混乱,同时这个时期也正处于一个需要大多数人才的时间段,而在这一方面上乡村旅游业专业人才,实用人才严重匮乏。并且在管理的问题上,很多的管理者是村上的领导,而经营者却是个体经营户,在管理和经营上两者各自为营,管理和实行很难落实,他们之间缺乏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来实现管理和经营的互通。


3、我国乡村环境的外部分析


1)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政策支持


当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正得到国家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方式,政府不仅支持且倡导大力发展。在相关政策方面政府提出了很多扶植计划,如山东出台的《山东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奖励补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山东省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三补三奖”政策,强力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国茉莉花之乡横县人民政府于出台了《关于推进横县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成为南宁市首个对旅游发展作出奖励的县区,最高奖励达30万元之高等等。这样的扶持计划在全国有很多,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村旅游自然也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2)城市旅游者旅游观念的改变


传统旅游对城市居民吸引力下降。在经济能力和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传统城市旅游以及传统名山名水旅游对市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乡村旅游能够在大多数市民经济承受范围内,又能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且其较传统旅游有更强的参与性,使得传统旅游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3)居民收入增长,旅游需求增加


现如今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居民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居民收入得到增长其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于是便带动了居民对旅游的需求,需求带动市场,所以乡村旅游业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威胁分析(Threat)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现如今我国的现代文化区已经进入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时期,而传统文化保留区,基本还停留于农业文化时期,两种文化期间,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意识都存在巨大差别。乡村旅游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不可避免当地人们追求更多趋向于现在文化生活的方式,而前往乡村旅游的人们追求的又是回归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最前沿,两种文化是其发展的一大威胁。


(2)农业与旅游业的矛盾出现


乡村旅游的开发是基于农村的本土资源,而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之中农村的主要经济收益靠的是农业的创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无疑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大冲击,逐渐呈现出来一种农业向着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依附农业发展的趋势,但两种经营方式有产生矛盾冲突,所以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3.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1、地方政府主导的力度明显加大 已把乡村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旅游业全新的增长点着力扶持和培育。一些地方还出台专门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2、投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乡村 旅游在起始阶段,一般以一些有一定实力、一定专长、意识比较超前的农户自发组织开展为主。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日益矿大,投资主体趋向多元。既有农垦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集团等城市资本也纷纷介入乡村旅游开发。


3、乡村旅游开始注重追求产品的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第一批从事乡村旅游开发者大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他们一方面要求开创更大的事业,一方面已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必然要求把乡村旅游事业做大做强。而新介入的投资者,一般实力较强,他们想要在新一轮竞争 中占据后发优势,起点必须高,并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


3.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


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多年来,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水平、人员素质和人居环境都得到极大提高和改善,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闲暇时光的增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时间保障。《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经颁布实施,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随着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不断优化调整,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全年法定节假日增加到115天,特别是三天以内的假期占101天,最适合进行低价、短途、短时的消费,休闲农业势必成为消费的主战场。


各类投资主体的高涨热情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广大农民通过经营休闲农业和为乡村旅游提供配套服务,实现了就业增收,得到了实惠,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地方政府看到了休闲农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效果,更看到了休闲农业对于农民安居乐业、市民放松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发展热情同样高涨。工商资本着眼于休闲农业较高的效益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3.4 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当前,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到农村度假,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到2020年,乡村旅游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将接近7665亿元。


3.5 市场定位


3.5.1 客源市场定位


本项目市场定位是以本地场为主,以周边城市市场为辅。


本地市场:民是本乡村旅游点的重点市场,应该充分开发。地区市民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对绿色环境质量追求较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些因素使合巢市民有较高的旅游需求。同时,城区到项目区的交通发达,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周边市场:项目区周边较远距离的城市为辅助市场,这些城市居民及省外游客是示范点旅游发展的后背市场,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开发,确保“天下公社”古村落旅游的后劲。


3.5.2 目标市场群体细分


1、目标市场


近期内以内短途观光游、周末游客为主,一日游、两日游群体居多,从收入阶层分析,对中、低收入阶层有更大的吸引力;中期逐步拓展到休闲度假和小型会议接待市场,主要吸引当地政府会议游客以及作为示范点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前来培训,做成示范性的培训基地;中远期,面向的周边城市的城镇居民客源。


2、市场细分


按照职业细分确定目标市场:


以工薪阶层市场(公司职员、教师、公务员、技术管理人员等)为主,大力发展学生市场和培训市场,积极开发老年退休职工市场。


按照年龄结构、收入确定目标市场:


以中青年(25岁——44岁)、中低收入(每月1000——4000)的大众旅游为基础,积极开发离退休(55岁以上)游客和乡村养老市场,兼顾中青年高收入(4000元以上)的高档旅游市场。


按照旅行目的确定目标市场:


着重发展休闲、观光市场,稳步开拓度假市场,积极拓展会以市场。


3.6 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3.6.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天下公社”古村落旅游产品进行新颖、别致的广告策划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天下公社”乡村旅游营销模式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精准营销,在做好线下营销的同时,要加大线上营销的力度。做好网站建设、微信、微薄、微商、团购等多种互联网营销模式,除了提供乡村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旅游价格、自然风景、人文特色、村庄特色、民风民俗、住宿餐饮信息之外,还能建议旅游者游览线路、时间安排、食宿安排等,实现从“卖产品”,转变为营销乡村休闲生活方式。


3、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会展,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旅游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旅游产品,使项目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4、“天下公社“乡村旅游项目通过乡村旅游O2O模式,发挥互联网在游前、游中、游后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高效管理。通过与旅游网站合作,将闲置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度假租赁的分级、整合、规模化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在线展示和预订,同时借助平台影响力,通过APP与游客进行在线互动。完成线上信息展示、营销、互动、决策、预订、支付等乡村旅游游前的线上服务,到线下个性化、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的闭环过程。


5、在线上微信互动、网上订购、“关注抽奖”、“媒体网络互动、大众广泛参与”,线下 “古村住宿、梯田景观、采摘乐趣、农耕体验、畅享自然”基础之上,打造多种私人定制化的产品,通过网络可视化技术,提供“天下公社”乡村旅游产品的实时动态分享,让线上的消费者变为线下游客,线下游客变为线上消费的常客。


3.6.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销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天下公社”古村落旅游产品质量,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天下公社”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传统冷藏车(改装车)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下一篇 : 药品流通及电子商务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