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纵横

中经纵横

当前位置>可行性研究 > 案例 >

农作物废弃物植物结构板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 2019-01-07 10:16:46 来源:中经纵横

1.3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对建筑物的环境设计重视起来,力求创造一个健康、舒适、高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但是传统的不少装修材料大都是由化工材料制成的,有的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它们不断地向室内空气中挥发有毒成分,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


据报道,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专家们曾经对某些城市的10幢新建房屋建筑作抽样检查证实,在现代化房屋建筑内空气含有多达500余种的化学物质,比室外要高出许多倍。又据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有关论文报道,现代房屋建筑的2% ~3%有石棉和氡、10%左右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含有这些有害物质的建筑被称为“病态建筑”,这些有“病”的建筑常常会把自身的“病”传染给房屋的使用者。


事实证明,建筑材料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释放的各种气体如氨、甲醛、苯、氡等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封闭的室内环境由于温度、湿度较大,有些材料会为霉菌和细菌生长提供养料,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建筑板材亦是如此。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造装修板材,内含超标的甲醛,如大芯板(细木工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以及用这些板材制作的复合地板、家具等。甲醛主要来自于制作复合板材所使用的脲醛树脂胶,这种胶具有强度高、不易开胶的特点,是目前生产各种复合板材普遍使用的粘合剂。脲醛树脂胶含有甲醛,会形成游离甲醛气体释放到空气中,而甲醛为高毒性物质。“十三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节能、环保产业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年12月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由此,节能环保相关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绿色环保建筑板材行业前景看好。


2、人造板市场发展趋势


纤维板应用范围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具、厨具、地板、木门、工艺品、玩具、装饰装修、包装、PCB耗材、运动器材、鞋材等众多领域,均能应用纤维板。伴随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加速、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纤维板以及其他人造板市场需求旺盛,2015年全国人造板产品消费量约2.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从2006年至2015年人造板消费量的年均增速接近16.5%。同时,随着人们环保及质量意识的提高,对纤维板等人造板制品质量与环保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物理性能稳定、环保等级高的产品需求更为旺盛。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将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装置列为“限制类”建设项目,以引导未来纤维板投资方向。另一方面,行业内部分优势企业则借助规模效益、原料利用率高、产品质量等优势,生产效益持续高速增长。另有部分企业寻求差异化产品战略,在阻燃板、防潮板、镂铣板、低醛板、植物板等细分方向发力,同样获得较好的效益。行业总体呈现规模化与差异化发展格局,发展更为良性健康。


3、我国家具行业发展趋势


据中国家具协会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年1月至9月,全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747.66亿元,同比增长11.14%,企业累计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1.19%,累计产量6.05亿件,同比增长3.12%,累计出口37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88%,累计进口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8%。总体而言,家具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稳定,产值、利润、数量、出口等方面都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行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具行业的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要在产品结构、加工制造、创新服务等方面寻找提升空间。通过持续改革与创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提升企业管理和生产水平,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让行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要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从单纯的产业聚集向产业协同发展迈进。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


项目单位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公司掌握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生产植物构造板的原料分离、铺装及制胶等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因此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年产60万立方米芦苇、农作物废弃物植物结构板及家具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一方面不仅能够为当地农民增收创收、解决当地人员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解决当地芦苇、棉花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问题,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贡献力量,促进当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发展新思路新举措,这对于农业县(市)加快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海伦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三个体系”建设,为维吾尔自治区新一轮振兴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1、项目建设符合我国相关政策的发展要求与方向


1)《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开发绿色产品。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


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拓展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等行业功能,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因地制宜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鼓励造纸行业利用林业废物及农作物秸秆等制浆。


2)《“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了秸秆开发利用方向和总体目标,到2020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十三五”期间,将围绕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多元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重点领域,实现农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积存在路边、地边、村边、渠边、坑边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清理,焚烧和废弃情况得到彻底消除。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可持续运行的综合利用格局。通过秸秆资源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3)《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适应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构建起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林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程度明显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建设和推广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林业和工农复合型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工程、示范企业和先进适用技术,总结凝练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建立废旧木质家具、废纸、木质包装、园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弃竹木的综合利用;鼓励利用森林经营、采伐、造材、加工等过程中的剩余物,建设热、电、油、药等生物质联产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绿色经济及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规划的发展要求,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促进铁门关市乃至维吾尔自治区的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建材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项目公司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克服种种困难,现已掌握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利用芦苇及棉花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生产植物结构板的关键技术,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能力。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解决当地芦苇、棉花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问题,促进当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构建绿色添砖加瓦。


3、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项极端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关系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本项目的日常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服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1072个新工作岗位,为当地社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项目优势明显,促进项目可行


项目全方位实现了固废物的减量、减容、无害化、资源化,解决了固废物的环境污染难题;进而使之转化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社会效益显著,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及污染的大方向一致。推广实施后,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之一。


1)区位优势,提升第二师铁门关市城市形象


本项目拟建设地址位于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师铁门关市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出入南疆的门户,具有承北启南的重要战略位置。境内有5条国道穿越巴州,和硕—库尔勒、库尔勒—库车全线高速,乌鲁木齐-库尔勒-若羌高速公路、库尔勒-且末沙漠公路已经规划修建中。南疆铁路横贯全境,吐鲁番—库尔勒二线电气化铁路已建成通车,在建的库尔勒—格尔木铁路将成为第二条出疆大通道。航班可直达北京、西安、石家庄、重庆、成都、郑州、济南等城市。已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运输网络。


2)减少政府财政负担


该项目变废为宝,产生巨大价值,减轻政府负担。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我国板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城镇化建设创造需求


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带动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规模庞大的房地产建设工程和消费需求。未来2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维持较高增长,板材行业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2、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据统计,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有600多个,县级市有2100多个,而乡镇则高达1.2万多个,农户约2.2亿户,每年约2000万户需要新建住房。预计未来20年,小村镇年收入超过3.5万元的家庭每年增加760万户,增幅7%,农村消费市场总额每年可达3万亿元,将成为新的消费支撑点,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板材行业发展趋势:


1、供不应求


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社会对木制品需求的增加,引发了板材行业供求关系失衡、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市场混乱。


2、竞争加剧


我国板材企业有几千家,竞争压力大,且多数是中小企业,价格竞争、产品同质现象严重,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竞争。


3、品牌建设加强


品牌效应力量大,能把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放大和品牌植入消费者的心中,许多企业开始加强品牌建设。


4、自动化程度加深


板材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加大对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和投入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逐步实现板材行业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


2.2 我国板式家具行业发展分析


一、人造板品种多样,价格优势明显


1、人造板符合个性化消费需求,封边是重要加工环节


国内家具主要分为三类:板式,实木和板木。板式即原材料为人造板,采用金属连接件和各种类型木质及塑料材料连接件组装制造的功能各异的家具;实木即原材料为锯材,这是一种按一定规格直接切割原木而成的板材,或者是多块锯齿状木板拼接而成的板材;板木则是一种板式和实木的结合的家具。


人造板打破实木原有的物理结构,相比于实木板,具有形状小、色彩鲜艳、款式精美、不开裂、不易变形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家具市场主流材料。目前国内人造板企业的营收和盈利增速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近10年人造板制造行业收入规模增长了10倍,行业整体净利率水平持续向好。


图2-1:我国人造板制造行业(亿元,%)


市场上人造板主要有四种: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和细木工板。


胶合板在市场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并且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增速稳定;其次是纤维板,近几年增长较快,中密度纤维板近似实木板,可进行雕刻镂洗等工序,高密度纤维板则耐压,表面结合力强,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纤维板和刨花板对二木材的利用率接近100%,但是目前刨花板的生产设备不够成熟,普遍存在质量差以及甲醛超标等现象,所以市场份额一直无法扩大。


图2-2:国内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产量对比(万立方米)


2、人造板性价比优势明显


实木板保留了木材大部分的性能,保存成本较高且难度较大;实木板价格相对较高,国产实木板价格要比人造板高近1000元/立方米,进口实木板价格近是人造板的5倍。人造板具有价格优势,在市场中更受消费者青睐。2005年国内人造板和实木板的产量相当,2014年人造板的产量已经是实木板的3倍多。


二、政策引导利于人造板市场良性发展


人造板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废气、木屑、粉尘和刺鼻的甲醛气味。国家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也逐渐加强,从2015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在责仸主体、监管体系、污染物收费、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五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近日发改委印发了《“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强调节能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指出要加强节能环保意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国家对于环保监管的提升规范了人造板行业的竞争格局。


图2-3:新旧环保法对比


国家一直采用鼓励板式家具机械设备所属的木材加工机床的进出口政策,支持国内木工机械行业的发展,对于出口的木材加工机床实行 17%的出口全额退税,对进口的木材加工机床征收最惠国 10%、普通 30%的进口兰税。这些财政政策可以降低进口国外品牉对于国内产品的冲击和企业出口的成本,促进我国板式家具机械设备出口规模扩大。


2.3 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分析


2.3.1 绿色建筑


随着建筑工业的发展,建筑必须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新时期的建筑必须能够实现节约能源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降低环境破坏率,减少能源消耗,对建筑工程设备和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提高建筑的品质。这就是绿色建筑的核心。


按照国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可以简单概括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运营管理。


在不同的国家,经济、人文发展水平不同,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和理解也存在差异。世界第一代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是美国的LEED认证,英国的BREEAM认证,目前占据世界大部分市场。在第一代基础上借鉴并发展起来的有德国DGNB认证,中国ESGB认证。


在中国,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


2.3.2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1、三个阶段


绿色建筑概念由建筑节能深化而来,绿色建筑不仅要求“节能”,还要求“节地、节材、节水、环保”等。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年到1995年的起步期:1982年原国家能源委员会下达《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4项科研课题。机构研究推进并取得成果。


第二阶段,1995年到2005年的成长发展期:开始构建节能标准体系。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颁布。


第三阶段,2005 年后全面发展期,节能设计执行率为99%,施工执行率为 95.4%,逐渐向绿色建筑方向深化。大量法规颁布,渐成体系。


2、绿色建筑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


随着节能建筑的发展,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适用范围上,政策法规从民用建筑覆盖到公共建筑,进一步到工业建筑;改造对象上,从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节能标准上,要求不断提升;节能方式上,从围护结构,到采暖照明、运营管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已经覆盖了设计到运营的各个方面。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标志着我国建筑优化改造开始由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深化。十几年来,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推出,目前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2013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2015年末,20%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要求;2020年,30%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要求。正式吹响了绿色建筑加速发展的号角。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实施城市节能工程,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2016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该比例为50%以上。


2.3.3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状


2015年建筑行业总产值为18万亿元,占GDP比例为26.6%,建筑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社会节能减排治理的首要对象。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约34%。


人均建筑能耗水平为423kgce(千克标准煤),能耗较低。人均能耗与人均GDP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目前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功能、舒适等要求逐渐增加,未来人均建筑能耗将有上升趋势。需要通过绿色建筑手段对建筑耗能加以控制。


我国自然资源水平匮乏。尽管自然资源总量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13年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76.07%;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水平12.64%;总体来说,是资源水平比较匮乏的国家。


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经历了“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过去十余年,世界单位GDP碳排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中国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业,单位GDP碳排量也逐渐趋高。随着人口增加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带来的双重放大效应,预计未来将达到更大规模的碳排量。节能减排需求迫切。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房屋建筑投资。据统计,2015年,中国已有建筑面积约为580亿平方米,施工面积为124.3亿平方米,竣工面积为42.08亿平方米。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下行,房地产投资更成为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引擎。预计2020年,全国建筑竣工面积将达到58亿平方米。


纵观建筑节能情况,建筑耗能占总耗能比例大、高耗能建筑比例高、节能状况落后是我国建筑节能的三大现状。


2.3.4 绿色建筑市场未来投资前景可期


目前绿色建筑节能效率可以到40-50%。若按人均建筑能耗423kgce,每年节约能耗181.89kgce能耗,约合1485.4kWh,按照每度电0.6元计算,每年节约891.26元。考虑当今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约合105元/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节约的能耗可以在4年内覆盖节能建筑增量成本。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呈现出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建材工业绿色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材工业具有窑炉特有优势和消纳固体废弃物能力强的特点,拓展产业绿色环保和循环发展功能、构建耦合发展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建材工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建材企业由单一建材生产供应商向建材系统供应服务商、生态环境公共产品承包商、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发展商和区域特色经济投资兴业转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环境和品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任务以及建筑能效的提升,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进“建材生产绿色化、智能化,建筑材料部品化、高端化,建材原料标准化、系列化,建材消费便利化、可追溯”,不仅保证了建筑品质,还可以推动大宗建筑材料升级换代,更好地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此外,绿色建材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之年,因地制宜地利用特色非金属矿物和农林剩余物,科学发展满足节能环保、土壤治理、生态修复、现代农业、当地建筑等所需要的绿色、生态建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可有效地助力地方实现精准扶贫、兴边富民。


促进绿色建材发展不仅有利于建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的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而且对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绿色建材任重道远,前景广阔。全行业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自觉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绿色建材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推动绿色建材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2.4 我国地板行业发展分析


2017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板企业木竹地板总销量约41520万㎡,同比增长约4.64%。其中强化木地板销售21470万㎡,同比增长2.00%;实木复合地板销售11490万㎡,同比增长9.95%;实木地板销售4790万㎡,同比增长9.11%;竹地板销售3360万㎡,同比下降1.18%;其它地板销售410万㎡,同比增长5.13%。


2017年地板产业发展要素变迁特征明显,品牌企业木竹地板销量增长率大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全行业生产企业数量仍保持减少趋势,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内销方面,强化木地板与实木复合地板销量增长主要源自于全装修新政拉动,实木地板则受益于高端需求和市场对地采暖用实木地板的青睐,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市场热度不减在零售市场中表现突出;出口方面,强化木地板出口略有下降,中高端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出口呈上升趋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拉动,为木地板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呈现出蓬勃兴盛的态势。我国已发展成全球的木地板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木地板的潜在国内外商机也是非常巨大。


2.5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5.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5.2 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上一篇 : 科技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下一篇 : 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及填埋场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